汽勢Auto-First|柴小娜
車企開始卷訂單了。
一位車主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2022年4月自己購買bZ4X的經(jīng)歷,一年不到,新能源汽車整體打起了價格戰(zhàn),對于想買電動車的朋友,你可得再等等。
【資料圖】
因為,2023年,“價格戰(zhàn)”的風向變了。
先是開年1月特斯拉率先掄起降價鐵錘,江湖風聲鶴唳,自主品牌小鵬、問界、飛凡、埃安、極氪等一路跟降,終于,豐田和日產繃不住了,日系開始輪番密集降價。
對消費者而言,意味著更低的價格更多的選擇;對于行業(yè),則意味著淘汰和洗牌,生死攸關。
怒降6萬 日系終于下手
廣汽豐田首先官方限時直降3萬元,售價直接拉到16.98萬起;而一汽豐田的經(jīng)銷商直接宣布終端限時優(yōu)惠6萬元,入門車型13.98萬起;緊跟豐田bZ4X,日產艾睿雅也降6萬。
雪上加霜的是, 比亞迪秦( 參數(shù)丨 圖片)新推的9.98萬秦冠軍版,讓比亞迪很多門店的進店量直接翻番,上市 3 天訂單達到 15872 輛,5 天訂單達 25363 輛。
合資A級燃油轎車則開始扛不住了,豐田和大眾作為A級銷量統(tǒng)治者,或許會被動加入下一波“降價潮”。
日系終于對自己下手,有兩個核心問題。一是日系電動車為什么降價;二是降了就能賣出去嗎。
先來看第一個問題。
今年1月,日系品牌乘用車零售份額為16.6%,同比下降2.8個百分點。本田、豐田、日產三家日系企業(yè),都開始出現(xiàn)了同比20%以上的下滑。
據(jù)乘聯(lián)會數(shù)據(jù)顯示,艾睿雅ARIYA2022年10-12月的銷量分別為456輛、387輛和362輛,今年1月也只有67輛,上市4個月以來的累計銷量只有1,272輛。
廣汽豐田bZ4X去年11月份銷量為137輛,12月份1487輛,2023年1月份銷量為767輛。
顯然,賣不動了,打價格戰(zhàn),就是為了搶份額。
那日系電車大降價 就能賣出去了嗎?
答案是未必。
無論是豐田bZ4X、 本田e:NS1和e:NP1,還是 日產Ariya,配置、動力、續(xù)航、三電技術亦尤其是智能化水平,都無法達到同級領先的水準,即便狠下心降價,且一降就是6萬,也并未引發(fā)預定熱潮。
有網(wǎng)友直言,豐田bZ4X買輛比亞迪秦或者元不香嗎?日產Ariya買輛 比亞迪唐不香嗎?
洗牌開始 家底決定一切
同樣一件事,橫看成嶺側成峰。同樣是降價,有人“賠本賺吆喝”,有人收割市場,畢竟家底都不一樣。
對合資品牌而言,進入2023年,搶占份額是第一要務;自主品牌新品牌和新勢力,活著,才是唯一的訴求。
比亞迪進入2023年真正開啟了“油電平價”模式,在10-15萬級別幾無對手,比亞迪正加緊在15-20萬、20-25萬級別囤積多款車型。
于特斯拉而言,手握最高單車凈利,馬斯克更是骨骼清奇,要讓全世界越來越多的人買到更便宜的電動車,特斯拉的價格也是反復橫跳,不過主基調是一路下降。
這一切都抵擋不了2023年加劇的行業(yè)洗牌。
要說誰是贏家,關鍵是看供應鏈,因此,比亞迪和特斯拉依舊是最大的贏家。好在,占據(jù)純電動車型40%成本的電池價格有望引來下探,寧德時代也推出“鋰電返利”綁定部分車企降低成本。此舉對于沒有供應鏈優(yōu)勢的新勢力和傳統(tǒng)車企,是一大利好。
因此,降價保量成為多數(shù)車企的選擇。
2015年,中國賣出了33萬輛新能源車;2022年,中國賣出了近700萬輛新能源車,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。2023年,延續(xù)了13年之久的大規(guī)模補貼將在這一年全部退場。
在汽勢Auto-First看來,從這個時候開始,意味著真正的燃油替代開啟,也意味著洗牌加劇。
恒大已很久不見蹤跡、威馬銷量早已斷崖式下墜,現(xiàn)在正苦苦尋求借殼上市,整個2023年,沒有份額、沒有銷量的新能源品牌將很快倒下。
寶馬、奔馳等豪華品牌的電動車也在終端有較大的優(yōu)惠,但好在他們家大業(yè)大,一時的銷量高低并不足以將他們拖入泥潭,真正要留心的是合資品牌、自主品牌的新能源品牌和造車新勢力。(部分圖片來自網(wǎng)絡)
Copyright (C) 1999-20120 www.manadcn.cn, All Rights Reserved
版權所有 環(huán)球快報網(wǎng) | 京ICP備2022018928號-24聯(lián)系我們:315 541 185@qq.com